在家具装修中,我们常常会用到木制品的色精,它的好坏对于家具的各种感官效果来说,起到了灵魂性的作用。就算再好的色精也会出现一些问题,下面是一位有着30多年经验老师傅的经验总结。
木制品表面出现针孔状:
我们在涂刷色精的时候,有时候会看到表面出现一些很小的针尖大小的洞洞,而且很深。犹如绣花针在上面扎过一样,远看还行,近看就不那么美观了。
出现这样的主要原因是木材打磨的时候没有处理好,出现很多木毛、木刺的状况,这样后期的涂刷就很难涂刷到位了,木材本身的原因也是有的,比如木材含水率的过高,会影响涂刷效果,色精涂刷时。周边的环境温度的过高也会有同样的效果,在涂刷过程中,要等底层干透之后,才能进行第二遍的涂刷,不然就会出现上面说的现象了。
木材的表面出现起泡的现象:
涂刷完第一道工序之后,会在木器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膜,而有时候膜干后就会出现一个个小气泡。气泡往往会在木器表面和膜之间。这种现象的产生大部分和上面针孔的原因是一样的,同时黏度太黏或者配比使用不当的话也会产生这样的现象。木材不能使用含水率高的,更重要的因素是在木材的表面存在很多细小的灰尘颗粒,也就是说木材表面没有清理干净。
先挑破气泡,用砂纸仔细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,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按涂装工艺修补。
木材表面有发白的现象:
木材色精膜后,膜上面看上去有一层水份,呈现一种白膜状,漆膜好像是被水浸泡过的一样。这种显然是板材含水率过于高了,天气热的时候挥发,然后小水珠都凝结在了膜上,就会形成白色的水雾状。周围环境的湿度也是一个方面,不能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下施工,稀释剂的选择也不能选挥发性较强的,在涂刷色精前,要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。
木材的咬底现象:
首先什么是咬底,在多层的涂料之中,上一层的染料中溶剂把底层染料慢慢的软化了,底层的膜对木材表面的附着力开始变差,然后就出现起皮揭底的现象。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还是木材底漆没有完全的干燥,或者说第一遍涂刷的时候没有涂好,涂刷不均匀。上一层的油漆所使用的品牌和底层的不同,有些会产生化学反应,溶剂中的氧化物质将底层的色精腐蚀,地面就被软化了,也就形成了咬底的现象。
木材表面的颗粒状现象:
这种颗粒状往往存在于色精的表面,仔细观察的话是一些灰尘、飞絮、异物等,这些附着在木材的表面。这些主要是一些外来的因素,和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的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。一般来说,在涂刷过程中,由于没有干透,空气中的尘埃就会掉落到色精的表面,等到形成膜,等到慢慢干硬时候,尘埃就嵌入在表面,很难弄去。天气的寒冷也会出现气泡很难散开的现象。表面干燥之后,表面就会出现一个个小气泡。稀释剂的使用不当同样会造成这样的后果,由于溶解力很差,染料也就不能够被完全的溶解,颗粒也就会引起。 同样来说,固化剂不当的使用,会出现与油漆不相容的状况,这样颗粒就会很快的出现。
木制品色精问题我们需要极大的重视,对于以上的一些问题,想必很多色精的使用者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。
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622号